探索《黑太阳731》系列:一段难忘的影像之旅
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,香港导演牟敦芾执导的《黑太阳731》系列引发了广泛关注。这部电影的画面至今仍然令人印象深刻,你对那段历史究竟有怎样的情感共鸣?
尽管该系列电影由四部组成,牟敦芾仅参与了首部和末部的创作,正因其独特的艺术风格,这两部作品无疑呈现出最为真实的影像感受。1988年,第一部《黑太阳731》震撼问世,并未预料到后续的作品会随之而来,因此电影名没有附上任何续集的标识。这部作品首次大胆揭露了日军731部队的恶行,剧组花费大量心血搜集历史资料,力求在影片中再现那段惨痛的历史,许多惊悚的实验场景也是基于真实事件的再现。
为了追求拍摄的真实感,剧组甚至通过特殊渠道购得了一些真实的遗体,这一举动也成了国产电影史上的一项纪录。然而,在拍摄初期,有人指责牟敦芾破坏了所谓的“友好”氛围,最终导致他无法参与到第二部的创作中去。而在第一部的开头,剧组巧妙地添加了一句前言:“友好归友好,历史归历史。”
展开剩余77%再谈到令人怀念的第二部《魔鬼部队》。在八九十年代,国内的电影院通常会在放映厅的走廊上张贴热门电影的照片。在90年代中期,我的老家电影院内,长时间展出的一张《魔鬼部队》的海报深深吸引了我。照片下方配有简洁的剧情介绍,静态的影像宛如一部无声的电影,传达出男主角饭田太郎无意中加入731部队,目睹了一系列惨绝人寰的实验。女主角为寻找失踪的男友而误入731部队,最终也成为了“马路大”的牺牲品。尽管饭田太郎竭尽全力试图拯救她,期间发生的暴动却被日军血腥镇压,以惨淡收场。
当我初次看到这些海报时,这部电影已在影院下线,而我是在多年后通过六公主频道才得以观赏。因信息传播有限,我对第一部的存在一无所知,始终认为《魔鬼部队》是一部独立的作品。久而久之,我方才意识到这是著名的《黑太阳731》系列的第二部,而内地放映的《魔鬼部队》其实是一个剪辑版,原名为《黑太阳731之杀人工厂》。
众所周知的原因使得《魔鬼部队》不仅更改了名称,还删减了大量真实的画面。包括731部队的刀解实验和梅毒实验等生动描绘被全部剔除,身陷牢笼、受尽折磨的受害者在银幕上的惨痛挣扎也无从见到。甚至在影片的结尾,男主角饭田太郎被斩首的镜头也彻底消失。
1994年,第三部《黑太阳731之死亡列车》面世,借用了部分第二部的演员阵容。相比前两部的深入挖掘,第三部主要讲述的是731部队在抗战胜利前后的逃亡故事,因剧情多属虚构,缺乏真实感,使得这部电影在系列中显得存在感最弱。反响平平,使得其在影院及电视台的播放频率都较低。
但令人意外的是,牟敦芾于一年后重返剧组,并亲自执导了第四部《黑太阳731之南京大屠杀》。这一部未能在影院放映,颇具讽刺意味。与八年前内地拍摄的《屠城血证》相比,这部作品不仅揭示了日军的罪行,更细致地展现了受害者在大屠杀中的不同表述。
影片中,日军的暴行无所顾忌,残忍地将孕妇的腹部刺开,并强迫她们目睹自己的孩子被活活投入沸水。而中岛今朝吾则亲手斩下七名受害者的头颅,画面中甚至有一名受害者的头颅半悬于脖颈之上。熟知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观众不会忘记两名百人斩的刽子手——野田毅和向井敏明。尽管在《屠城血证》中未出现这两名战犯的身影,但并未影响到他们在历史上的残忍形象;而在牟敦芾的第四部中,他们得到了引入。
虽然这两位角色出场不多,牟敦芾依然邀请沈保平与胡益林演绎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沈保平因在《甄嬛传》中饰演的父亲而被观众熟知,胡益林则在当年因参与《自古英雄出少年》而被大家所喜爱。虽然在这一部中戏份有限,胡益林依旧为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在影片中,日军战地记者要求拍摄斩首照时,竟然在镜头前斩杀了一名汉奸翻译,彻底展现了日军的残忍本质。但遗憾的是,由于第四部的画面过于逼真,加上一些人的反对声浪,《黑太阳731》系列的最后一部最终未能在影院与观众见面。牟敦芾在遗憾中结束了他的导演生涯,但这一系列电影,或许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值得骄傲的作品。
发布于:山东省天臣配资-股票配资精选-网上的股票配资怎么样-股票配资查询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